20101210 人人都是艺术家——从相声说起

最近YYH开始了每周5天工作日加双休日的日子,于是每晚都能在Q上见到他,每晚都能聊上两句~

感觉虽然在不同的城市,虽然也依然很久没见,不过依旧是那么亲切。

前些天看了郭德纲出的新相声,觉得很可乐,于是这两晚又开始看起了相声。记得初中艺术节,我们班的节目就是我和YYH的相声,于是推荐给他,哪知道,原来他竟没看过郭德纲的相声,于是就一起看了起来,加上时不时来句讨论。

很多人不理解相声艺术,

大致介绍一下,我们现如今在电视上能看到的相声,其实和真正相声诞生那时候的相声差别很大,我感觉最大的差别是和观众的距离拉远了。从台上台下的距离,拉伸成为了演播厅和观众客厅的距离。距离的增加,导致演员没办法得到观众的反馈,相声传统段子里的唱,学,贯口,那些真正考演员功夫的地方,因为说完了没有观众的叫好,变得鸡肋了,现代的相声便慢慢脱离传统段子,而说学逗唱四门基本功课,逐渐也只剩下说一门。

我认为郭德纲对于相声的贡献,在于他让相声回到了剧场里,观众就在台下听,你说得好,给你叫好,给你喝彩,说得不好,同样也会给你喝倒彩~就这样那些传统的段子《报菜名》《拴娃娃》《卖布头》《卖挂票》《大保镖》《数来宝》等等等等,就又重新回到剧场里了。

今天看了四个人的同一段相声《卖布头》 分别是相声大师侯宝林的《卖布头》,侯宝林徒弟马季的《卖布头》,郭德纲的《卖布头》,马三立之子人称少马爷的《卖布头》。总体感觉,侯宝林的卖布头那自然没话说,一等一的极品。马季的卖布头虽然也字正腔圆,但是毫无创新,唱了上句知道下句,少马爷呢,又有自己的特色,不紧不慢,但唱起来极好听,可见功力深厚!郭德纲算是里面嗓音什么的最不好听的一个,可是他大段儿的贯口,一气呵成却是里面底气最足的一位。突然发现,自己喜欢的其实并不仅仅是能让我发笑的相声,我一样很喜欢那种字正腔圆唱出来的小段儿,哪怕是一段儿卖菜的吆喝呢!突然想到,为什么现在很少听到卖菜的吆喝了呢?

跟YYH讨论过艺术的问题,他总说,真正的艺术大师都是在生活中培养出来的。郭德纲也说,艺术源于生活。对于这句话我今天是百分百折服了。为什么?因为看了少马爷的《数来宝》,我初以为那只是说相声的编出来的,怎知道,原来世界上真有数来宝这种东西存在!!简单介绍下,数来宝 最初只是要饭的人要饭的一种形式,只不过要的时候用唱的,而且词合辙押韵。听起来可能不难,但因为唱数来宝要看到什么唱什么,必须有了上句就自然出下句,并且还要押韵,这就真难了。后来数来宝逐渐形成了一种艺术,走上了舞台。刚刚在优酷看到个民间数来宝的视频https://v.youku.com/v_show/id_XODkzOTEwNDA=.html我才知道,原来我们的生活中,真正存在着这样不可思议的大师级人物!!发给YYH,他只给了一个两个字,但足以表达他震撼的评价:“鬼才啊!”

其实我们身边的艺术家太多太多了,其实我们身边可以跟艺术沾边的事情太多太多了,其实我们自己能创作的艺术品也有太多太多了。是啊,很多事情你都可以把它当成艺术来做。比如,做出香喷喷美味可口又好看的饭菜,比如写出一行顶十行或者如变形金刚一样可随装随拆的代码段或者函数,比如写上一篇文笔优美的文章~想到这里,我不禁回想起当年留着披肩长发的我。如果有人再问我,你是艺术学院的么?我相信我会很肯定地回答:“我是个艺术家,一个生活的艺术家~!我们人人都是艺术家!”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