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七年——摇滚的路继续走!

严格意义上来说,我算不上是一个摇滚乐迷,因为我不玩乐队不懂乐理,只是大致分得出摇滚乐的各种风格分类,却也没有特定钟爱的类型和不喜欢的类型,大约也能算是个摇滚乐爱好者吧。刚刚开始接摇滚乐,大约是在初中,从LinkinPark开始的,在后来的一个时期内,我脑海的印象中,中国(包括港台地区)没有摇滚乐,那时候听枪花,听涅槃,听Coldplay,对比一下国内的例如新裤子,如…(我实在举不出什么例子)这怎么差别会这么大呢。再后来,听了老一辈的比如崔健,比如郑钧,比如Beyond以后,就觉得现今中国没有摇滚乐,摇滚在中国,只是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的产物。直到最近,才发现了很多中国本土的其实在摇滚圈里非常著名的乐队或者音乐人,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我真真儿的和摇滚乐迷有着蛮大的差距的。有相当一部分的优秀作品,出自这些本土乐队之手,而坐井观天的我,之前并不了解,让我对中国的摇滚乐有了一个错误的认识。


至于崔健,很早前就知道他,但那只是知道他的身份,和他的几首歌。年轻的时候觉得他和那些出几首歌唱几十年的人没啥区别。现在想想这个想法是多么地可笑呀!必须说,开始吸引我听他歌的是他音乐,年轻的时候,听摇滚听得无非是一个“爽”字,要的就是一曲奏完,浑身毛孔舒张,一口气舒出来感觉自己肺活量都上了个档次的那种感觉。崔健的歌能给我这样的感觉,所以就听开了。虽不是每首都喜欢,但在那个我觉得中国没摇滚的世界观里,这是好的摇滚乐。后来,自己慢慢懂摇滚乐的精神境界了,崔健在我心中的形象就越来越伟岸高大了。从歌要表达的内涵,从他自己做音乐对品质的坚持,从他对于自己音乐创作初衷不受商业改变影响的坚持,我看到了一个中国的真真正正的摇滚人。而这种精神和坚持,正式我现如今爱着摇滚乐最重要的一个原因。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优酷上看到了崔健2010年在北京的交响演唱会的一段手机录的视频。虽然是手机拍摄的,但我当时看完听完确确实实地被震撼到了。那一天开始我就在找各种这场演唱会的录像,期待着有一天官方能出DVD好买来收藏,当我得知竟然有《超越那一天》这部电影的时候,自然开始了各种期盼期待期望。好事多磨,经历了数年制作和数次延期,今天终于有幸在电影院里把整部片子看完了。摇滚乐毕竟是小众的爱好,哪怕是五月天(虽然我不认为他们算是严格意义上摇滚乐队)这种每场演唱会票都一扫而空的红极的乐队,出部电影也仅仅收获数千万的票房,更别说年代久远,粉丝多是中年人的崔健了。影片没办法像其他电影一样有档期地上映,没办法收回成本确是遗憾,但对于我们这些错过这场电影会觉得这辈子都有点可惜的人来说,我没有遗憾了!在此感谢制作方投资方,亏钱也让我们这些乐迷享受到了艺术水准如此之高的一场饕餮盛宴。


歌,没的说,好听!爽!3D效果,景深做得非常出色,让我觉得看电影比看现场更幸福!崔健自不必说~北京交响乐团十分给力!!交响与摇滚的结合更是恢弘大气,气势磅礴!!!当时在电脑上看人家手机拍的片段我已经觉得赞得不行了,现场看的时候真是心花怒放热血沸腾啊!!电影怎么好,我就不详陈了,如果崔健的粉丝你们错过了这一场,那你们悔去吧;如果爱听崔健歌的童鞋们,你们有一天能听到这场演唱会,你们会和我有同感的。


电影穿插了一些80年代的镜头,也许只为了勾起人们对于那个年代的怀念罢了。我个人认为,比较有深意的则是那几个青年一路走过来的那几个镜头。我想电影大概想表达的是以下的一层意思:一拨儿青年,一路走来,陆陆续续有人掉队:有人找到自己想要的风景,有人找到了安逸的生活,有人不继续走下去只是觉得累了,有些人停下脚步的原因甚至没有交待;只有那个拿着小号的人,从过去走到现在,在自己的音乐路,梦想路上,从80年代走入新千年第二个十年,还在坚持着他的脚步。我想它的寓意已经很明显了,这少年正是崔健的化身。廿七年,坚持着自己的坚持,在摇滚的道路上奋勇向前。那场演唱会,也许并没有主题,但电影大概就是想表达这个中心思想吧。想到这里,我的心涌出的是满满的温暖和感动!


虽然我们国家的摇滚乐还没有出像Yngwie之类的以技术见长的摇滚乐手和作品,但至少从86年开始,我们有摇滚乐了,并且这么些年,摇滚的精神在被坚持着。我欣慰的是,现在听到的很多摇滚乐都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那种和崔健当年在《一无所有》里加入唢呐的表现一样,常能听到类似长笛,古筝等带有民乐特色的中国式摇滚乐。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在这个追求着物质的年代,在这个失去信仰的年代,在这个文化思想被牢牢控制的年代,依然坚持着自己的追求与创作!以《一无所有》开头,以《新长征路上的摇滚》结尾,廿七年走来,崔健与中国的摇滚乐已经从一无所有的状态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的摇滚乐之路。继续走,虽长征路途漫漫遥遥,也愿中国摇滚乐有星火燎原的一天!

20100528 功夫熊猫2归来

今天功夫熊猫2上映第一天,就兴冲冲跑去万达看IMAX3D版~

说句题外话,同时请3个人看IMAX3D的熊猫,还是有点儿伤经济的啊~

归来之后,有几点想说,先说影院吧,第一次在万达观影总还是要写写的。

万达,还真TM多人啊!我本打算看14:45那场的IMAX3D,12点到达万达发现,已经只剩下50个座位了,这之前还有一场IMAX3D的,就这样,卖票窗口每条队还排着二十多人。感觉好像全广州市的市民都跑来看功夫熊猫2的首映了?排了一个小时,买到了晚上7点第四排的票,对不起,这已经是最后的了,后排中间都满了。

so,对于想去万达看IMAX3D的同学,你们一定要牢记,别在周六日去,如果一定要周六日去,请在10点就到达万达,这样或许能确保你买到当天任意时段位置好的票。别在首映日去,但要在上映第一周内去,首映人很多,而过了第一周,放映的场次就会减少,甚至不放IMAX版本,就没那么爽了。万达买了票以后,检票后有洗手间,不必在广场里找洗手间。话说,我真诚希望下次陪我看电影的人能准时点,提前半个小时到不过分吧,毕竟还要排队换可乐,排队上厕所,还有很多事情做的,况且广告片头的预告片也很精彩,尤其是3D的广告和预告片,为啥要错过呢?

然后说说万达的效果,屏幕没有科学中心的大,这算是缺点,但座椅很舒服,而且坐在第四排看也没有任何不适的感觉,这估计是科学中心办不到的了吧,虽然我也没坐过科学中心的前排,但如果是要追求影片极致的画面特效,还是科学中心吧。万达还有个好处,可以等电影的字幕放完,看到字幕后面的那段儿东西,虽然功夫熊猫2没有,但是1那个师徒吃包子的画面还真是让人很温馨。万达今天没有在字幕开始升起的时候就卡掉,而是一直播完字幕,这真是我在任何一家影院都没经历过的。凭这点就应该给他加分!

说了那么多影院,该说电影了。其实没什么好说的,就是赞!!外国人能把中国文化表现得如此完美,你还想闹哪样?!配乐,画面,搞笑的桥段让人边笑边拍手。我佩服它能把中国的元素展示得这么好,我佩服它能在欢快的外表下,隐藏着些很深奥的哲理。1我认为已经很棒了,2更出色!剧情更紧凑,剧情更一波三折,在搞笑维持了1的水准的基础上,感人的泪点更加动人!!能把续集做得如此之好可见梦工厂的诚意啊!不说别的,片尾的剪纸字幕做得就是绝啊,你想,完全可以用黑底白字的字幕,干嘛要做成皮影戏动画呢?这就是用心做的电影啊!!中国的电影人,你们惭愧不?!

啊还有,GaryOldman的配音,我勒个去!!那个赞啊!!沈王爷一张嘴我就被shake到了啊!!大爱Oldman~!!

我真觉得,阿宝爸爸出场的那个镜头应该放在字幕后面!!真的!!

今天过得真的很开心,很快乐,期待了三年的电影没白等,让我很满足。同时,今天和朋友一起,也很开心,算是补过生日了吧,毕竟上周过得真太平淡了。BTW,我听到旁边的小晴笑得很开心,我也很开心,我很欣慰她看到一些拍得很美的镜头时,不自主地呢喃道:“哇,好型啊~”,她一直对好莱坞大片没什么兴趣,我其实很想让她爱上那些既好看,又有视效,还很有意义的电影~毕竟除了文艺片以外,好电影太多太多了!

只是,不知道,功夫熊猫3,陪我去看的人,还会是她吗?

我希望是吧……可我也不知道吖……

20110306 活着

看了张艺谋的《活着》

我终于明白了老谋子为什么要拍《三枪拍案惊奇》了~

他是个识时务的导演啊~

“小鸡长大了就会变成鹅,鹅长大了就会变成羊,羊长大了就会变成牛”

友庆:“那牛长大了呢?”

“牛长大了就共产主义啦!”

“小鸡长大了就会变成鹅,鹅长大了就会变成羊,羊长大了就会变成牛”

馒头:“那牛长大了呢?”

“牛以后吖,馒头就长大啦!”

我想,老谋子你的电影被禁就被禁在这一前一后的两段台词上了吧~

话说,之所以说老谋子是个识时务的导演,那是因为这电影为了寻求过审上映,已经把原著带来的冲击力减少了很多了~

如果忠于原著,相信这是一部难以逾越的巅峰!

PS 演童年小凤霞的那个小妹妹真是萌死了!!20110306 活着 - Dё§ - The Island

萌!死!了!感觉有点点像吖包~

20110213 走漏眼~

我TM终于学会TM这个词怎么用了!

今天下班回到家,刚刚看到铁道部长被撤职查办的新闻

赶快给YYH打电话

这家伙还不信:“真的假的啊!前些天还很风光地南巡呢~~”

电话还没打完,小晴就发来信息说,想让我陪着去看电影~~

片名一说我就眉头一皱~

《我爱HK开心万岁》

对港式喜剧,向来我不感冒的哦~

不过找了半天,也的确没什么好看的~

她爱什么就什么吧,大不了我就打次酱油~

于是出门~

路上很巧地碰上了在汇丰工作的一个师姐~

不知道过些年我们会不会又成为同事呢~

电影开场……

笑声~

继续笑声~

笑得跺脚~

笑得流眼泪~

随之而来的是 温馨 温暖 幸福的感觉~

发现这竟然是一部很有深度的电影

披着喜剧的外衣,让人感受到的是那些无比美好的感情~

走出电影院

我在想,为什么一部如此出色的电影,mtime的得分只有6.9~

后来想通了,北方人,根本看不懂……

他们根本不知道李卤味广州话是什么意思~

过了很开心的一个晚上~

看了场很开心的电影~

很谢谢小晴~

20101218 二年

昨天晚上看了高达OO剧场版~

看高达OO的时候,还是我在大三的时候,还没去北京~

那时候卡通播完了,得知剧场版要10年底才能看到,觉得很是久远~

熟知竟一眨眼就到了~

电影中,两年过去了,

生活中,两年也过去了,

电影中,事情变了很多,

生活在,改变的也一样,

不知道两年后的你是否还像电影中的她那样,

两年过去了,还在苦苦守候着那个人呢?

20101107 Welcome to LiarGame!

花了一天时间,看完LiarGame第一部了~

刚刚开始看的时候感觉欲罢不能,但是到最后,已经完完全全是对于人性的思考了。

嗯,这样的考脑子的东西我喜欢,通过这样的问题探讨世界观,也很不错,比起高呼“为了革命,我牺牲了也要完成任务”什么的更能教育人吧。再次感慨下我国制度下各行各业的创意缺失吧……

感觉看完有点像大逃杀的感觉~

感慨良多……

不知道如何形容我现在的感觉。

始终是人和人的信任问题吧。

大逃杀里,我怎么信任我身边的人,当他们必须在自己的性命和我的性命中做取舍的时候;

欺诈游戏里,我怎么信任我身边的人,当我们面临稍有差池就会把自己卖给别人的时候;

我把最重要的东西交给你,我怎么知道,在最关键的时刻自己会不会被出卖?

有些人,我真的不介意,出卖了我会让他们痛苦一辈子,被这样的人出卖,大概嘴角也会带着笑吧。

就像为了有些人付出生命,大概嘴角也会带着笑吧。

PS linkin par 的新歌 Waiting For The End真是后劲十足~虽然第一次听觉得很好听,可是听久了仿佛还是这首最棒啊!

20101004 纽扣先生

又是许久没看片的我昨天终于看了部电影~

纽扣先生的《蝙蝠侠归来》~

小猴说它非常好

可我看过之后觉得很多方面跟TDK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TDK的严密的逻辑性,扣人心弦的故事性,加上因为时代原因更为出色的特效都为其本身加了很多分。

当然不可否认,BRT里面的反角的确演出都很精彩~

我甚至都开始怀疑,是不是每一部蝙蝠侠的电影里,蝙蝠侠都是给反角做陪衬的?

这和蜘蛛侠的电影完全调转过来了嘛……

那性感的猫女,作为一个男人对她完全没有任何抵抗力啊~

企鹅则是,觉得他可恨的同时,又同情他的悲惨遭遇~

让我想起看LOST时,吧友常常提到的可恨之人必有其可怜之处,反之亦然~

说到特色的地方,就要说到纽扣先生了。

正是他把这样一部电影变得有点儿神奇,有点儿童话,但又有点阴暗冰冷。

之前我只看过两部纽扣先生的电影,一是决战猩球,二是大名鼎鼎的剪刀手爱德华

决战猩球没什么印象了,但剪刀手爱德华给我的印象却十分深刻。

经过BRT之后,觉得他的影片人物貌似都拥有着哥特式的装扮~

苍白的脸庞,高高的礼帽,怪异的口吻,还有很多荒诞怪异的场景……

他的电影还有很多我没看过的《大鱼》《查理的巧克力工厂》《理发师陶德》《爱丽丝梦游仙境》

还有连动画的人设都能极其符合其风格的《僵尸新娘》~

也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受得了那些苍白的脸庞……

嗯,接下来要去看的应该是老尼尔森出演小丑的《蝙蝠侠》了~

20100904 盗梦之后的梦

此文涉及剧透,没看电影的自动自觉闪一边……

https://user.qzone.qq.com/269923488/blog/1232366704昨晚的梦,跟这篇日志写过的梦有关系。昨天的梦,梦到不知道是谁,告诉我,我的潜意识里被人植入了东西。


我很诧异,是么?什么时候?于是那个梦被列举了出来。我被告知,那个梦,只是第一层,进入第二层之后,你才运用佛洛依德的原理,来对这个梦进行解释,而你之所以会对第一层的梦境有这样的解释,是因为在第三层梦境中,有人在你的密码箱里放了一样东西~


是么?是什么?你自己去看看好了……


于是我来到了自己的密码箱前面,打开它,里面放着那个女生的照片。哦,怪不得,原来那么多梦境中出现这个家伙的原因,在这里呢……


这张照片,是被别人放在这里的那是谁?什么时候?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当时你尚未认识她,也并不了解她可是当你潜意识中有了这样一个人之后,你的梦境中会出现她,脑子里会想到她~在你的第一层梦境结束后,你会在第二层的梦境中对这个梦进行那样的解释~


那为什么有人要把这样的东西放在我的潜意识中?不知道……

分割线,下面是我的感悟————————————————————————————————————————————如果真是如此,那真是太可怕了。我会分不清那些是属于我自己的潜意识,哪些潜意识不属于我,原本人的意识就是受到潜意识操纵的,如果有人能将思想植入别人的潜意识,不等于可以完全控制这个人了么?


假设那种说法是真的,好,那么,等等,我怎么知道那个告诉我这一切的声音,不是由我被他人植入的潜意识告诉我的?如果真有那么一张照片,被我放在保险箱里,我怎么知道它不是我亲手放进去的?我怎么知道那些告诉我这些的人,不是想一些其他被放进去的东西生出来的?


幸好……那只是部科幻电影……它不像黑客帝国那样,让我怀疑我是否正生存在母体中~还好,我知道什么东西是我自己的

20100828 唏嘘那消弭不散的隔阂……

最近很少看电影啊……好像离开学校后就没再看什么新片子了吧,新光碟一堆,下载的也有一堆,有心情就没空,有空就没心情……
终于逮到一个晚上,看了《Babel》


剧情啥的,就不说了,作为一部在叙事结构上做文章的片子,总觉得它借鉴了《低俗小说》太多太多~前十几分钟有些闷,不过总的来说故事也还算精彩,至少你会想知道到接下去人物们的命运究竟会怎样。
看完以后



感触良多啊……人和人之间互相理解就那么难么?
语言不通,种族不通,国籍不通,理解起来就吖的这么困难啊!要说语言,民族,种族之间的沟通障碍那还好些,可人与人之间不也是这样么?夫妻之间,父子之间,兄弟之间,父女之间,喜欢人的人与被喜欢的人之间……


嗯……是啊……人和人之间永远都不会做到真正的互相理解,不是么?所以沟通才变得更加难得可贵呢。


想想自己吧,有个人,已经许久没跟我吃过一顿饭,或者坐在一起好好聊一聊了。虽说都还能见到面,虽说都还有联系,虽说竟然走在马路上都能很巧地碰到……可我知道她想什么吗?我不知道。她知道我想什么吗?我不知道她知不知道。为什么呢?我想大概上帝不想人类建好巴别塔,故意要人和人之间产生隔阂的吧?也许是这样,大概吧,我怎么知道,我又没办法真正理解上帝,你说是不……

20100629 无需言传

前两周看了天使爱美丽,看过后问卫卫,你觉得如何啊?她说,我很难理解那种心理啊,明明是自己喜欢的人,为什么要躲起来呢?这让我想起了当时去小晴毕业照的时候,她一个同学说,到底,喜欢一个人是什么感觉呢?旁边有人回答说“就是你十分想见到他,但是当你真正有机会见到了,你又觉得很紧张,甚至想躲开他了。” “哦?是咩?不是应该是十分想表现自己才对的么?” “嗯,对啊,但是是很矛盾的,很想表现自己,但是一旦有了机会了,却又开始变得很害怕,跟当时想表现的自己完全不同了。”


我想很多人可能体会不到这点,正如他们不理解爱美丽的做法一样~不过我或许算是一个很理解她的人吧,因为小学和大学有过这样的经历~


不知道为什么,我很喜欢爱美丽这样的人,静静地为自己身边的人做一切自己能做的事情,父亲,邻居,自己喜欢的人~虽然没有什么言语~但~行动是一切,不是么~有些东西,的确是无需言传的